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百科 > 正文
精选!我,辞掉国企,投资400万做农业,颗粒无收时另辟蹊径,大获成功
来源:真实人物采访  时间:2023-03-05 09:07:15
字号:
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667位真人故事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你要辞职回邢台?出版社可是铁饭碗啊,多可惜!”2014年我辞职离开北京时,很多人都无法理解。

2019年,我又从邢台电视台辞职,准备回村里发展农业,周围也是同样的质疑声。对此我都一笑了之。

我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土地,修路、建坝、建水库、植树造林,投资了将近400万元。正当我信心满满时,没想到梦想被一场大雨冲垮,还因此负债200万。

我不得不打起精神另辟蹊径,竟意外收获了成功。

(人到中年,我选择回家务农)

我是冯满红 ,出生于1983年,河北邢台人,家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姐姐,手足间感情很好。

我的家乡冯庄村,在河北太行山丘陵区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。为了生存,很多人都会外出打工或做小买卖。

那时,家乡唯一的经济作物是酸枣,每当入秋后,我妈便带着我去捡酸枣,换零花钱用。

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2004年,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,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--河北农业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。全家人为此欢欣鼓舞,我也成了家人的骄傲。

(春天来了,家乡的野生酸枣发芽了)

即便走出了大山,我还是经常想起家乡贫瘠的土地,想到那满树的酸枣,和挑着担子外出的父老乡亲。

我一直希望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,但此时我也只能先用知识充实自己,未来才有可能完成心愿。

为此,我经常泡在图书馆,成绩一如既往的优异,还担任了班长,获得老师和辅导员的赞赏。

四年的大学生涯,是我青春最美好的时光。在那里,我不但吸收了海量知识,还认识了我现在的爱人。

(我曾经的样子)

2009年,北京中华联合出版社有个工作机会,我抓住机遇进入了出版社。 策划过一系列畅销书,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,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白领。

两年后,我结婚了。爱人怀孕后,我让她辞职回邢台养胎待产,正好可以陪伴下身体不好的岳母。

而我也在策划尽快回到家乡。儿子出生两个月后,邢台电视台正好在招聘编导,我便离开北京,回到邢台工作。

(我和妻子)

虽然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决定,认为非常可惜,但我却觉得很值。

在电视台工作期间,我采访过本地80多位知名人物,有企业家、艺术家等,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奉献精神,也时刻激励着我。

从那时起,我对人生也有了更长远的规划。这份工作,让我积累了很多人脉和资源。

我和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时,谈到未来农业发展的大好前景,我借机提出辞职回家乡,振兴酸枣产业的想法。但是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,特别是我爸妈,更是坚决反对。

(2019年我承包了200亩地)

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,细数农业的艰难。虽然他们也热爱家乡,但天下所有的父母,还是希望孩子能走出贫穷的农村,去过更好的生活。

其实道理我懂,但又觉得无论是政策还是技术,现在都已今非昔比,我想再难也总有办法克服的。

正好邻村有块土地在往外承包,我不愿错过机会,当即下定决心拼搏一番。

兄弟们见我决心已定,便来帮我分析地貌植被特点,最后确定可以在天然溶洞周边发展农业。

天然溶洞是自然形成的石洞,里面有巨石撑顶,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。这些溶洞可以开发成景点,一边发展农业,一边发展旅游业。

到年底我爸生日的时候,我们把考察结果汇报给他,虽然没有说服爸妈,但他们也不再那么坚决反对了。

(现在的我一身泥泞)

2019年,辞去令人羡慕的电视台工作,承包了200亩土地,还和兄弟们一起成立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正式返乡创业。

为了改变家乡缺水、交通不便的现状,我便把原来狭窄的乡间土路,修成了5米宽2公里长的水泥路。

然后又挖了占地大约8亩的水库,每年可储水2.6万立方米。还把原来5米宽的小坝,修成了50米宽的大坝。

为此,积蓄加贷款,我陆续投入了将近400万元,才将基础设施建好。

200亩地也做了详细规划,一部分用于种植谷子、红薯等农作物,另一部分种树,其中有100亩种了酸枣树。同时我还在水库里投入了鱼苗。

(我和爱人一起干活)

因为一心想让老家的荒山野岭,变成植被丰富的山林,我还种了多种绿化树,有柳树、金叶复叶槭、美国红枫等,一共5000棵。

不曾想,连续4个月的干旱,导致枯了2000多棵,损失惨重。而酸枣树也因为缺少经验,成活率不足10%。

很多人都劝我种植别的经济果木,甚至建议改种草莓等经济作物。但是经过仔细判断,耐贫瘠耐干旱的酸枣树,才是最佳选择。

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酸枣,但邢台的酸枣仁,被冠名为“邢枣仁”,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可以静心、健胃、滋养、安神,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。

如果要发展家乡的农业,那酸枣是必不可缺的。

(历经三年,山庄的红薯终于可以做成粉条了)

我总结了经验教训,学会了挑选优质树苗、把握栽种时间,以及浇水频率。2020年,老天爷也很帮忙,适时地下了几场雨,酸枣树的成活率竟然高达85%。

只要方法正确,再加上一点运气,成功其实不是很难的事。 但是时间却是一道难于跨过的坎,因为坚持真的非常不容易。

农业是非常消耗时间的,当年栽下的果树结不了果,就连红薯,也是在种到第3年时,才能做成粉条,转化成理想中的经济成果。

但我仍然满怀希望,这些年经常进山下地去干活,手里干的是农活,心里装的却是梦想。虽然一身汗、满脸泥,可心里却轻松无比。

我抽空拍下了自己下地务农的视频,分享田园生活感悟,没想到火了。

视频一经发出,就登上了平台当天的热榜。我因此受到很多人关注,也收获了很多鼓励。

(闲暇时,一家四口出去散步)

这才发现,原来这个时代,有那么多人向往田园生活,尤其是居住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的城里人,大多希望闲暇之余,能够走进田园彻底放松下。

现在的年轻父母,也希望孩子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,能见识农作物的生长,体验丰收的喜悦。

借着这股潮起,我在山庄开辟了共享菜园,一经推出,便被网友们认领一空。

每到周末,农庄的大锅菜农家乐营业时,附近村里的老百姓,也会赶来摆摊,推销自家的蔬菜野果、山珍杂粮。

我忽然意识到,儿时的梦想正在实现,乡亲父老再也不用辛苦地远走他乡,只需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。 能帮到乡亲们,我感到非常自豪,也对未来满怀期待。

(在父亲膝下,我永远是个调皮的孩子)

而我爸也不再反对,经常背着手在山庄里走走看看,我爱人和一双儿女也常来山庄里玩,想吃什么就随手摘下放到嘴里。祖孙三代在山里田间嬉笑打闹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

人这一生,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,能和父母妻儿一起过着舒心的日子,这便是幸福了。

后来,我联想到现在很多城里人不缺财富,缺的是远离喧嚣的绿色生活。如果山庄能提供这样的环境,哪怕是短期的,相信也会有很多人喜欢。

可正当我信心满满,准备筹建民宿和新的农家乐项目时,很不幸,灾难来了。

2021年7月21日,邢台发生了特大暴雨。我修建的大坝被大雨推倒了,水库里的水也泄光了,4000斤鱼全跑了。道路被冲毁,4个窑洞也全部坍塌。粗略统计,损失高达300万元。

(每天都能陪伴在父母身边,很幸福)

我所有的成就,曾经的梦想,就这样被一场暴雨冲毁了。三年的心血,荡然无存。

我淋着大雨趟进窑洞,雨水没过了我的膝盖,没过了洞里的所有物资,也淹没了我的希望。

一切都没有了,我忽然感觉天塌了,陷入了极度的惶恐迷茫中,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。

农业,真的是一条不归路吗?整整一个月,我把自己封锁在家里,哪也不去,颓废不已。幸好有亲人的开导和陪伴,我才逐渐地从痛苦中走出来。

这场暴雨让我血本无归,还欠了200多万元的债务。很多人问我后悔吗?但是谈后悔有什么用?我只能直面困难,努力去解决问题。

有网友说,这一切都是在意料之中,因为在当下,发展农业非常不容易。但是也有很多网友,用真诚的语言鼓励着我。

(我建的水坝,里面养了鱼)

究意何去何从?我真的感觉很迷茫。

为此我拜访了很多人,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,才逐渐走出迷茫,也确认了短视频和山庄的项目都不能停。

而且还要增加新项目,我开始以电商为主,帮助父老乡亲推广邢台的五大特产:小米、核桃、板栗、苹果和酸枣。

为了更好地宣传和转化成果,2022年我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。并将邢台的农副产品,链接到千万级主播的主播间,通过大网红带货,让家乡的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各地。

这样既能扩大邢台知名度,为乡亲助力,也能为自己挣到经济来源。

去年一年,我为家乡带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货物输出上百吨,农户总收益达到40余万元,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了卖货难的问题。

为此,新都区相关部门,专门为我颁发了“助农形象大使”的荣誉称号。

(帮助乡亲推广家乡特产)

如今被暴雨冲毁的一切,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,山庄种植的谷子碾磨出的小米,也走进了大型商超。未来我希望能通过电商,在3至5年里还清欠款。

等翻身了,我还要把农庄做好,建好研学项目和游乐项目。 即使不容易,我也要咬紧牙关坚持,因为我始终相信,民以食为天,农业是很有希望的。

况且,在宣传自家产品的同时,帮父老乡亲带货,让他们不用再背井离乡生活,也算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。

这是我的初心,始终未变。

(喜欢本文主人公,可以搜索抖音号:振铎山庄905)

【口述:冯满红】

【编辑:梦天云】

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,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,而且,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!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,请关注我们吧!

标签: 农副产品 真实的故事 另辟蹊径